全国统一服务电话:
133-0138-0973在人体的众多器官中,肺无疑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,其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我们的整体生理机能。近年来,随着新冠肺炎、支原体肺炎以及甲型、乙型流感等呼吸道疾病的频繁肆虐,“肺结节”这一健康问题愈发受到大众的高度关注。
据观察,在体检及各类医疗检查中,被查出患有肺结节的病例数量呈明显上升趋势,这也让不少人陷入了恐慌之中。毕竟,部分肺结节可能是肺癌的早期征兆,数据显示,我国约75%的肺癌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晚期,治疗难度极大。
肺结节的定义与成因
从影像学的角度来看,肺结节是指被肺实质完全包裹,边界清晰且直径不超过30毫米的病变。根据形态,肺结节可分为实性和亚实性两大类,其中亚实性结节又细分为纯磨玻璃结节(无实性成分)和部分实性结节(兼具磨玻璃成分与实性成分)。
肺结节的产生原因多种多样,涵盖了恶性肿瘤、良性病变、错构瘤、肉芽肿、结核与真菌感染等感染因素、肺内淋巴结以及淀粉样变等。此外,长期处于粉尘环境、有吸烟习惯或者患有慢性肺部感染的人群,也更容易出现肺结节。所以,发现肺结节并不等同于患上了恶性肿瘤,不必过度惊慌。
肺结节会恶变为肺癌吗?
在临床实践中,通过CT扫描发现的肺结节,大多数都是良性的,癌变的风险相对较低。一般来说,肺内直径不超过3厘米的圆形或不规则病灶被称为肺结节,而直径超过3厘米的则被称为肺肿块,后者的癌变风险更高。
从形态学角度分析,那些形态不规则,如具有分叶状、毛刺状边缘、胸膜牵拉、含气细支气管征象以及小泡征等特征的结节,恶性的可能性较大;从尺寸方面考量,直径大于1.5厘米的实性结节,或者直径大于8毫米的混合磨玻璃结节,都属于高风险结节,需要密切关注并定期复查。而且,如果在复查过程中发现结节体积不断增大,那就要高度警惕其恶性的可能了。
肺癌的生长速度差异
肺癌的发展速度因人而异,有些患者的肿瘤生长缓慢,数年甚至十数年都无明显变化,这类“懒癌”相对不那么可怕。但也有一些肿瘤从一开始就生长迅速,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。
我们来看两个实际案例:
肺腺癌:约3.5年的发展历程: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人,在接受前列腺手术后一直坚持定期体检。2016年时,身体状况基本正常。然而,到了2017年,右下肺发现了一个4毫米的肺结节;2018年,结节增大到5毫米。在间隔一年零九个月的复诊中,结节进一步增大至1.5厘米,并出现了分叶和毛刺等恶性肿瘤的特征。幸运的是,当时并未发现肺门或纵隔淋巴结转移,也没有远处转移的迹象。这个肺腺癌结节从最初的癌细胞发展到1.5厘米大小,大约用了3年半的时间,早期增长速度相对较慢,从无到有长到5毫米花费了20个月,而从5毫米长到1.5厘米则用了21个月。
肺鳞癌:快速恶化的警示:一位68岁的长期吸烟者,因冠心病入院治疗,初次胸部CT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,但随后逐渐出现了肺结节。在九个月的时间里,肺结节从无到有长到了3毫米;又过了十三个月,结节增大到8毫米;之后的八个月,结节略有缩小,约为7毫米。然而,肺结节的缩小并不意味着良性,经过一年零两个月的观察,结节突然增大成一个直径3厘米的不规则肿块,表面呈分叶状,还对胸膜产生了牵拉。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快速增大,表明肿瘤已进入加速发展阶段。仅仅两个月后,肿瘤继续迅速生长,并发生了胸膜结节状转移,病理穿刺结果为低分化肺鳞癌。
NK细胞:对抗肿瘤细胞的有力武器
实际上,肺结节的形成以及向肿瘤的恶性转化,与人体的免疫系统有着密切的关系。而在我们的免疫系统中,有一种免疫细胞能够帮助我们消灭变异细胞和癌细胞,那就是NK细胞。
NK细胞作为免疫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,主要任务就是清除人体内的变异细胞和癌细胞。因此,NK细胞疗法被视为一种安全有效的解决肺结节问题的方法。
成功案例:肺结节消失的奇迹
李先生,44岁,在2021年4月10日的胸部CT检查中,发现右肺胸膜下有两枚磨玻璃结节,较大者直径为7.6毫米。面对这一检查结果,李先生焦虑不已,担心结节是恶性的。
考虑到李先生40多岁的年龄,较为温和的处理方式更为合适。毕竟,肺结节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,多数为良性,但在免疫力低下时,仍有恶变的可能,所以发现肺结节后一定要定期复查,直至结节缩小或消失。
李先生咨询了多位专家医生,但效果都不理想。后来,在朋友的推荐下,他了解到了NK免疫细胞治疗方案。专家为李先生量身定制了该方案,并安排他完成了一个疗程,共计三次的NK免疫细胞治疗。令人惊喜的是,半年后复查,李先生的肺结节已完全消失。
结语
每个人自出生起,体内就拥有一套强大的免疫系统,它是我们健康的守护者。然而,随着年龄的增长,免疫系统的功能会逐渐衰退,无法及时清除体内的癌细胞。而NK细胞免疫疗法可以增加体内抗癌细胞的数量,重新激活机体的免疫系统,实现有效的抗癌目的。
免疫细胞疗法的操作相对简单,只需采集自体或异体的外周血,经过提取、扩增和培养免疫细胞后,再将这些细胞回输到患者体内,从而增强免疫功能,消灭病原体和突变细胞,使结节缩小甚至消失。
虽然肺部小结节多数情况下不会发展成癌症,但我们仍不能掉以轻心。因为一旦发生癌变,往往已到晚期,治疗难度巨大,只能采取保守治疗。所以,对于身体出现的任何细微不适,我们都应尽早发现、及时治疗,以免留下遗憾。
声明
1.本文系转载。
2.本文旨在分享科普知识,进行学术交流,或传递行业前沿进展,不作为官方立场,不构成任何价值判断,不作为相关医疗指导或用药建议,无任何广告目的,非进行产品贩卖,仅供读者参考。
3.本账号转载的图文视频等内容若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删除。
上一条:【干细胞回输实录】静脉回输后,身体会发生哪些惊人变化?科学数据揭密干细胞回输真实效果!
下一条:定期回输NK细胞的必要性 |
返回列表 |
推荐新闻